阳宗海围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各中小学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强化“家、校、社”协同共育,为新学期注入新动力。
以文化符号激活共有基因。以校园文化浸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利用走廊、长廊展示展出学生假期手抄报、绘画、写作等优秀作品200余幅,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板报等载体,在20所学校243个班级,通过声音、彩绘、名言、诗歌等形式生动形象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民风、民情和民俗,召开新学期主题班会、家长会240余次,以2025年新年贺词、动画电影《哪吒2》等时事热点为切入点,唤醒各族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涵育爱国情怀,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各族师生家长。
以文化教育串联共有传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开展辖区春季学期教师集中培训、职工总结大会、主题党日等活动30余次,覆盖人次800余人,推动教职工把握思政课、非遗进校园、传统节庆、国家纪念日等契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讲好红色故事、英雄故事和传统文化故事,营造“共知、共情、共思、共忆、共育”五共过程,构建各民族师生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纽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基础。
以文化仪式联结共有情感。组织辖区20所中小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学第一课”。推动“五旗五徽五认同”深入校园,依托开学升旗仪式、党员主题活动、班会主题活动、“青年说晨会”等活动,开展国旗下的演讲20余次,党旗下宣誓20次,通过中华民族发展史实讲解、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同唱《歌唱祖国》歌曲等形式,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认同感,开展“文庙百日誓师”“观联大旧址,承先辈遗风”“法伴同行,守护成长”等系列活动3次,上好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课。
以文化礼仪塑造共有记忆。持续推动“家、校、社”协同教育有机融合,将尊师重道、尊老爱幼、遵规守纪等系列礼仪规范教育内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托春节、元宵、“二月八”“大香会”等传统社交礼俗,开展“围炉夜话”“我们的节日·元宵”“共享非遗欢乐,传承民俗文化”“青蜗牛”家庭探访、“弯腰拾文明,捡出‘净’模样”等活动8次,展出书法、美术、摄影等领域佳作100余幅,以花灯、小戏、相声等40余个接地气方式引导各族青少年明善恶、晓是非、识荣辱、知进退,加强公共生活中礼仪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展示良好社会秩序,汇聚民心。(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党群工作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