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理论园地

党建窗口

网络专题

组织机构

微信大厅

2017昆明市两会专题

昆明市统一战线喜迎十九大

2018昆明市两会专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2019昆明市两会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

献礼党的二十大

多党合作
民盟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民盟昆明市委会发布时间:2024-01-19 10:55来源:民盟昆明市委会]

1月17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政府工作报告》《昆明市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和其他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认为,刘佳晨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在,剖析问题深刻,部署措施有力,思路清晰、数据翔实,目标明确,催人奋进,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李霞代表:

报告实事求是,目标清晰、客观务实,对2024年工作、预算安排和各项指标确定符合实际、科学合理。

建议:一、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走出经济困境。二、各级各部门要立足自身,全力以赴落实好报告确定的任务清单,用“政府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三、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建好为人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每天努力一点点、社会就进步一点点。

具体建议:一建议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打造成为全省一流标杆医院;二建议精准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问题;三建议进一步助推我市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以体育赛事为依托,构建全民参与健康生活热烈氛围。

佘映廷代表:

今年的报告中,可以看到政府对保交楼、城市更新、保障房建设的重视。国家重视保交楼,最高人民法院去年1号司法解释,老百姓买房子交付或退款权利最优先,但在具体在哪种情形最优先未细化。

建议:一是昆明市可以参照广州市房票制度,制定并实行相关的政策。二是 关于城市更新改造方面,建议商业银行主动介入城市更新和保障房建设。三是 加大府院联动,把老百姓工作放在第一位。在保交楼司法支持上提供更好的政策。   

王定龙代表:

建议:昆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考虑立足云南省的优势产业,围绕链主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形成生产和服务的相互拉动,相互促进,为昆明市的GDP培育新的增长点。   

赵坚委员:

建议:一是对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问题要从市级层面加大对县区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支持;二是对药品采集的问题,在考虑价格的同时也要重视医疗器材质量问题;三是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应同时考虑游客参与性、融入性、不能仅仅展示博物馆;四是要关注近年来小学招生扩招导致的几年后初中学位不足问题;五是抓住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昆明展馆建设契机,再现世博园盛况。

邱兰委员:

2024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分类梳理年度工作重点,明确大抓产业发展,优化投资结构,深化推进改革,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同时,回应民生关切,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从医疗、教育、文体方面提供便民服务,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同时,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是政府工作报告体例也做了一定调整,每项工作计划都有细化项目支撑和可量化数据明确完成目标。

结合工作实际,我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定信心,直面困难,找寻国资国企防范化解风险和平稳健康发展答题方式,完成好分管工作和政协委员履职要求,用工作推进“辛苦指数”换取服务对象“幸福指数”。

袁蕾委员:

建议:一是对照指标做好任务分解,抓好落实。二是总结部分能否对照上一年度的计划来看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三是建议对口部门专人审核《昆明市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相关内容。四是“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部分建议在“公参民改革稳妥推进”后面添加“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推开”。  

徐杉委员:

建议:一是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提升昆明市科技创新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特别是面向南亚东南亚以科技赋能,提高辐射能力。二是以生态引领打造绿色磨憨国际口岸特色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守住磨憨生态特色。

李莉委员:

建议传承名老中医的医术特色,进一步挖掘和梳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更好地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王诗莹委员:

建议:深耕文化旅游领域,挖掘昆明本土资源,举办如聂耳音乐节等高质量活动,助推昆明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杜晓秋委员:

建议:一是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工作安排中,增加引导民营企业完善企业合规制度建设的内容;二是在“抓好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安排”中,增加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杨晓委员:

建议政府工作报告加大关注以下问题:进一步缓解观鸥季、节假日滇池路交通拥堵;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与和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和时效;城市民族工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五个一批”文化品牌对城市文化形象的高度引领。  

李涵委员:

建议:一是突出文化和旅游产业有关内容;二是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在“讲好昆明故事”上下功夫;三是引进更多国际性赛事落地昆明,提升昆明国际形象和知名度;四是发挥昆明市海外利益保护工作作用,支持昆明市外向型企业“走出去”。  

吕霞委员:

建议:一是深入推进都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农业+文旅+教育”大文章,充分发挥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切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让昆明真正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核心体验地。二是 重点抓好乡村人才振兴,设立乡村就业见习实习岗位引导大学生服务乡村,培养更多乡村CEO去经营乡村,建设青年发展型乡村,让更多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三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源动力,将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指标作为创新平台的重要考核指标。四是 将劳动教育与耕读教育体系建设列为“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依托田园综合体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劳动教育与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拓展大中小学生发展空间。

杨媛委员:

建议:一是加快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化改革,将工业用地按照“地块定标、按标出让、承诺许可、按标施建、对标监管”五个阶段保证土地不被乱用,做到“地选企业”、精准招商;二是提前布局我市“银发经济”产业规划。三是建议对“创新策源地”“口袋公园”“银发经济”等做出名词解释。

张洁委员:

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快推进自贸区昆明片区的产业项目和园区建设,加大力度培育全市的外贸发展新增长点;二是进一步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挖掘昆明片区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跨境电商公共综合服务平台与海关数据对接,打通本地跨境电子商务链条。

王向荣委员:

建议:一是在2023年房地产产业下行严重的背景下,在报告中增加研究分析利用产业转型等措施弥补房地产对经济支撑作用的内容;二是结合昆明市无废城市建设,持续研究破解磷石膏综合利用难度大,磷化工企业压力大的举措。

郑春芳委员:

建议:一是及时兑现政府产业扶持政策,产业配套政策要跟上,产业扶持资金要有保障;二是规划可以宏观,具体执行要有细化方案,年终有总结评估。(民盟昆明市委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