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理论园地

党建窗口

网络专题

组织机构

微信大厅

2017昆明市两会专题

昆明市统一战线喜迎十九大

2018昆明市两会专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2019昆明市两会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

献礼党的二十大

多党合作
民盟盘龙区基层委:水源保护前提下推进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民盟盘龙区基层委发布时间:2023-12-20 15:13来源:民盟盘龙区基层委]

2023年盘龙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新阶联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和幸福盘龙建设,争当排头兵,提出了北京路核心商圈建设、水源区的保护与发展、“海绵城市”建设、校园足球发展、盘龙区农林废弃物循环经济发展、盘龙区汽车服务产业链发展、体育文化公园建设、龙泉街道名人故居保护、盘龙区产业经济发展9个方面的选题并开展了专题调研,最终形成了一批内容详实、重点突出、务求实效的调研报告,为高质量打造“核心城区”和“幸福盘龙”、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贡献统战力量。

今天,让我们来看一看为探索盘龙区松华坝水源区保护与发展路径济,民盟盘龙区基层委课题组就做好水源保护的前提下,面对当前水源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为布局绿色有机产业,促进水源可持续利用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哪些探析并提出了哪些建议。

一、 基本情况

盘龙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北部,国土面积868.7平方公里,松华坝水源保护区面积629.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2%。水源保护区涉及盘龙区龙泉、双龙、松华、滇源、阿子营5个街道办事处,43个村(居)委会,259个村(居)民小组,现有人口9.3万人,户籍人口约8.6万人,森林覆盖率总体达66.42%,共有基本农田17.1万亩。农业生产以粮食、蔬菜、烤烟、中药材、经济林果为主,无规模化养殖业。松华坝水库始建于1958年,水库面积8.07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2.29亿m3,相应库容1.05亿m3,入库河流冷水河、牧羊河年均供库约1.8亿m3,设计正常高水位1965.5米,是昆明市主城区主要饮用水源之一,多年实际供水量为0.8—1.3亿m3左右,约占昆明主城区供水总量的35%。

二、 保护和管理情况

01加强立法,严格保护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松华坝水库,省、市、区各级加强立法,不断完善政策、法规、规章,对水源区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加强松华坝库区保护,防止水体污染,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经过多次审议,昆明市于2006年3月出台《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

02出台政策,推动落实

盘龙区先后出台《昆明市盘龙区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关于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盘龙区生态保护长效工作机制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盘龙区松华坝水源区生态补偿实施办法(试行)》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重大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全面提升执行力,确保水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03实施补助,加强扶持

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盘龙区对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共投入建设资金约27亿元,推动水源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04生态补偿,治理有效

目前盘龙区松华坝保护区建成生态湿地42个,湿地总面积为4038.48亩,完成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5个,生态清洁小流域面积约80k㎡;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自然村全覆盖,水源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1%,牧羊河、冷水河两条入库河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标准。

三、 水源保护和地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01传统农业发展受限

02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03环保意识仍需增强

04群众增收难度加大

05资金压力持续增加

四、 对策与建议

01准确定位,立足长远制定规划

一是找准松华坝水源区主体功能定位;二是根据现状立足长远制定合理的规划。

02立足生态保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和新兴产业

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二是立足生态保护,发展生态农业;三是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生态新兴产业。

03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人口素质

一是加大水源区教育事业投入力度,提升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二是对水源保护区内的群众进行知识培训,让知识变成生产力;三是为水源保护区内的群众外出务工提供各种服务和便利。

04加大投入支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持续加强水源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全面落实针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措施。

05加强监测监管,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严格落实监督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重点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民盟盘龙区基层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