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理论园地

党建窗口

网络专题

组织机构

微信大厅

2017昆明市两会专题

昆明市统一战线喜迎十九大

2018昆明市两会专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2019昆明市两会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

献礼党的二十大

人物风采
2021—2022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揭晓 致公党党员纳晨上榜
[作者:“云南致公”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12-20 11:58来源:致公党昆明市委会]

近日,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云南春晚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2022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云报传媒广场举行。两个年度共20位新闻人物和2个集体获得年度新闻人物荣誉。

1

颁奖盛典现场(央广网发 赵贝贝 摄)

2021年和2022年,云南社会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批对生活无比执着,对世界充满热爱的典型人物,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带给我们温暖、感动和勇气。本次评选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委会评审,最终产生了两届评选活动获奖名单。

2021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为:93岁“再就业”的吴永生;卫戍正义,忠勇执法的鲍卫忠;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李文波;连续奋战59天后倒在抗疫一线的张峻珲;用善良和专业诠释“白衣天使”含义的刘文芝;“浴火女孩”唐敏;在世界顶级医学刊物《柳叶刀》发表论文的周国忠;披上篮球“战袍”为国出战的杨舒予、杨力维姐妹;用心塑造每一个人物的云南演员李晓川;通过作品将云南多民族服装文化带上国际舞台的服装设计师张珂嘉。2021年度荣誉集体是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分队队员组成的“追象团”。

2

颁奖盛典现场(央广网发 赵贝贝 摄)

2022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为:“追着火打”的一等功臣李孝忠;“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杨绍兴;“公益爷爷”李一飞;“铁臂阿童木”王家超;“蓝焰战士”沈龙;以“检察蓝”守护祖国“南大门”的玉喃溜;冲在健康扶贫第一线的儿科医生纳晨;背着背篓上赛场的佤族少年王发;将“七彩彝绣”带向世界的丁兰英;为偏远乡村点亮“星星”的电影放映员李玉华、茶应明。尝尽“苦辣”、为千家万户送去“甘甜”的石林天外天送水员成为2022年度的荣誉集体。这些平凡人物迸发出伟大能量,无限大爱传递云南精神。

“云南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是春城晚报自2003年以来,一直坚持倡导并推动的公益性品牌活动,也是凝聚人间正气、传递正能量的一项公益行动。

云南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事迹展播

纳晨:冲在健康扶贫第一线的儿科医生

近日,一位宝妈向我们推荐了一位她心目中的候选人,是宝妈们大加赞赏的一位儿科医生,现实中,小患者们叫他“医生叔叔”;网络上,大家都称他为救死扶伤的纳医生。他就是云南省政协委员、致公党云南省委委员、昆明市延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纳晨。

3

宝妈口中的纳医生

“我要谢谢纳医生。没有架子,永远都在笑,永远都是那么努力、上进、尽职。努力的人,都在发光!”一位母亲在自己的小红书发文写道。

她回忆起自己孩子生病的过程,“我家土豆从出生后就经历了新冠肺炎、甲流、手足口病、细菌病毒感染、合胞病毒感染等等,8个月大的孩子,经历了重重辛苦折磨,作为一位母亲,我也跟他熬过了无数个艰难的夜晚。”

小土豆的家距昆明市有150多公里,因为生病,一家人带着孩子跑了无数次医院,孩子的病却反复不见好。

辗转几家医院,在延安医院遇到纳医生,成为一个转折点。纳医生一见到孩子,就说:“小土豆,我是红薯叔叔。”之后几天的治疗中,纳医生专业的治疗,让小土豆的病好转了,一家人悬着的心也跟着放下了。

像这样的事儿,纳晨经常经历。他长期从事儿童呼吸疾病诊治工作,自2014年从事门(急)诊工作以来,累计看诊10万人次,无1例投诉、差错,逐渐成长为备受小患者们喜爱的“医生叔叔”。有口皆碑,不少宝爸宝妈“认准”了他,娃一生病就找他。

从来不忘记“充电”

纳晨生于1986年,是云南昭通人,在家人的影响下,从小立志从医。2008年从兰州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纳晨放弃进名校继续读研深造的机会,考进延安医院儿科工作。

刚参加工作不久,纳晨“爱拼”的口碑就传遍了整个医院。为了多接诊患儿,他常常加班加点。工作之余,他经常给自己“充电”,诊疗遇到曾经学过的病例,就会不断查资料、与其他专家交流,不断总结巩固,进一步明确判断。

不少在别处没看好的“疑难杂症”,纳晨仔细分析,总能找到病因。一次,一位患者辗转省外多家大医院,都没有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省外医生考虑一型过敏反应,纳晨经过分析认为是三型过敏反应。经过治疗,患者的确好转、康复。

2013年7月,由于连续高强度工作,纳晨昏倒在工作岗位上,住进了ICU,被确诊为脑干出血。在医院的全力救治下,纳晨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出院后,经过4个月的康复治疗,他战胜了瘫痪、失明、失语,再次回到工作岗位。

即使这样,纳晨仍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为了保持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精益求精,他依旧坚持每天5点半就起床,清晨和夜晚,都会花上一些时间研究前沿信息。

把患者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细心观察、认真工作,纳晨积累的病例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纳晨的“拼”劲打动了不少同僚、患者,尤其在患者心目中,他是一位有爱心、有责任心、“靠谱”的儿科医生。2021年开始,为了满足更多患儿需求,在医院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他开设了“纳晨咳嗽专科门诊”,每周固定2次出诊,服务患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能把基础知识吃透,那才是最高境界。”纳晨说。“很多时候并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千变万化,我们更要打好基本功。”

冲在健康扶贫第一线

2020年下半年,新婚不久的纳晨主动请缨,到怒江州福贡县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怒江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他常常把诊室搬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当“赤脚医生”,开展上门服务。为了减轻患者痛苦,他还主动协调医疗资源,协助福贡县扶贫工作队邀请医疗专家到怒江州免费为贫困妇女施行宫颈癌手术,帮助贫困家庭儿童联络北京专家远程会诊。

4

有一次,当地一个小患者查出血项多项指标异常,白细胞指数特别高,但孩子的症状却没有那么严重,纳晨就亲自开车带着孩子到上一级医院做复查,结果血常规显示并没有那么夸张。“可能是操作错误或者机器原因导致的”,后来,纳晨就开始给当地医生们开展常态化培训,从一点一滴的细节抓起,教他们操作仪器、看报告数据等,“检查结果只是一个辅助,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来综合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一到闲暇时间,纳晨就为当地乡村医生、医护人员开设儿科知识科普讲座,除自己授课外,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知名儿科专家专题授课。

除了交通不便,蚊虫叮咬也是需要克服的难关。一次,在驻村工作中,纳晨不知何时被马蜂蜇了一口,皮肤当即就开始溃烂,驻站工作队员急忙将他送到医院,注射奥马珠单抗后,才逐渐好转。

同年10月24日,由纳晨鼎力协助的福贡县人民医院儿科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成并通过云南省卫健委验收。听到这个消息,纳晨开心地笑了,因为自己为当地留下了带不走的儿科诊疗技术力量。

坚持育儿防病公益科普

在医疗工作之外,纳晨还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今年出版的《心肺之间:儿科印迹》医学专著就是他主编,全书共计58万字。

作为“85后”,纳晨思维活跃,结合患者的需求,拍摄了若干科普小视频,发布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积极开展网络问诊公益服务,坚持分享科普育儿防病知识。此外,作为盘龙区和五华区的志愿者,纳晨多次参加大型公益讲座和义诊,长期为社区群众开展育儿防病知识科普宣传,还被吸纳为昆明市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每一次治疗,每一次咨询,纳晨总希望自己再细心认真一些,他觉得,既要专业,也不能过度相信技术,却忘记了病人心理上的苦楚以及对医者关怀的期盼。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他种下了一个“白衣天使”的梦想。

2020年,纳晨获得微脉问诊平台“我最喜爱的医生”云南及全国网络评选赛区第一名。2021年获得中国致公党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2年获得昆明市青年五四奖章、获评“云岭最美科技人”。他通过教育部MBBS认证,目前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SCI收录5篇,第一作者2篇,主编和副主编医学专著各一部。

“政治过硬、履职尽责、业务精湛、群众认可,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在从医道路上,这是纳晨不懈的追求。(来源:“云南致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