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盟昆明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委员、常委和主委班子三类主体履职考核办法和相关规则,秉承“不调研不发言”的参政调研作风,引导鼓励支持全体委员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议政建言成果。
近日,在政协昆明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在精选的10位委员和专家的大会发言中,民盟市委委员、市政协常委杨晓冬和民盟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张议匀分别作了“进一步扩大和规范边民互市助推磨憨口岸经济增长”和“昆磨协同共谱现代物流产业新篇章”的大会发言,从不同领域共同为助力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杨晓冬常委在调研边民互市体量较小,贸易以初级农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有待提升;边民互市规范有待加强;边民合作社和边民个体工商户贸易资源不足、贸易资源不平衡和贸易能力不足等问题上,提出了扩大边民互市货品清单,对能享受税收优惠的边民互市货品清单实行“白名单”式管理;精准培育和发展相关经济主体,实现责任共担,资源和利益共享;大力发展“边民互市+落地加工”,积极对接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做大做深;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全产业链的在线化和规范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适时调整优化落实有关政策等相关建议。
张议匀委员针对昆磨物流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中老泰国际大通道境外端建设推进较慢,境内段存在断点堵点、口岸基础设施薄弱且配套不足、州市物流企业规模较小、供应链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交通协同方面提出了在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建设基础上,磨憨应以铁路口岸、公路口岸、物流园区、国际仓储、商贸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依托铁路口岸建设联合监管场地及铁路口岸专属的海关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力度,提高跨境货运运输效率。经贸协同方面提出了昆明应利用人才、经济、数据、技术等资源,同步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资源用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在生产资源集散、商贸流通领域运营交易的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建立物流企业与产业链协同运营机制,放大磨憨口岸功能和效应。物流产业协同方面提出了围绕全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布局规划,聚焦跨境物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航空物流、城乡配送等重点领域,强化现代物流全产业链招商,推动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进行长期战略协作,共同投资专用物流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系统性降低物流成本等相关建议。
本次会议依托云南省数字政协远程协商平台,聚焦“建好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服务辐射中心建设”主题,采取昆明市政协与西双版纳州政协两地远程联动协商的创新方式进行,会议形式模式新颖,议政建言成效显著,得到参会领导及部门肯定,得到了两地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的一致好评。(民盟昆明市委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