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协昆明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听取市政府关于磨憨口岸城市建设情况的通报,围绕“建好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服务辐射中心建设”开展协商议政。
会上,市政协委员、民建昆明市委会秘书长杨杨代表市委会作题为《大力发展中药材进出口贸易,以中药材产业带动磨憨口岸经济转型升级》的发言。民建市委会集中会内专家学者和骨干会员力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为,随着中老铁路开通,磨憨口岸成为我国通向老挝唯一的国家级口岸和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成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一环。但磨憨口岸由于发展空间不足、基础设施尚未完善、产业体系相对落后等因素影响,在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建议在磨憨口岸大力发展中药材进出口贸易,以中药材产业带动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在扩大开放中友邻睦邻,提升云南对周边国家发展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在分析磨憨口岸发展中药材进出口贸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认为,一是口岸邻国中药材产出资源丰富,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中药材贸易出口每年约在5万吨左右,其中85%为野生或仿野生产品,可以很好满足云南进口需求。二是在老挝发展中药材跨境替代种植前景广阔。国内可用于种植中药材的土地资源明显减少、种植成本明显增加,与磨憨口岸相邻的老挝丰沙里省、乌多姆塞省、琅南塔省等地生态环境极其适合药用植物生长,发展替代种植潜力巨大。三是磨憨口岸具有独特的进口区位优势。老挝丰沙里省和越南莱州府、奠边府等地的中药材从磨憨口岸入境,相较从景洪、河口入境将减少约1000公里的货物运输距离;中药材具有单位重量货值高的特点,在磨憨口岸发展中药材进口及落地加工,能够尽快提升贸易总值,并把仓储、包装、贸易等关联产业带动起来,加速口岸经济转型升级。
发言过程中提出支持磨憨口岸发展中药材进出口贸易的四点建议,一是积极申报药材进口口岸。二是建立统一的进口监管标准和检验检疫流程。三是提前规划配套中药材加工基地落地。四是大力引进优势中药材企业夯实产业基础。
民建昆明市委会的发言得到参会的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充分肯定,表示将认真研究采纳。(民建昆明市委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