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理论园地

党建窗口

网络专题

组织机构

微信大厅

2017昆明市两会专题

昆明市统一战线喜迎十九大

2018昆明市两会专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2019昆明市两会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

献礼党的二十大

基层统战
寻找五华追梦人 企业响应乡村振兴号召 助力农业焕发新活力
[作者:五华区委统战部发布时间:2023-08-28 18:46来源:五华区委统战部]

1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动,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五华区众多企业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展示企业担当。

2

本期“五华追梦人”邀请四位企业家,谈发挥企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他们分别是:西翥街道大村社区居委会书记兼主任,大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集体经济全资全控公司云南振兴家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段聂,云南凯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群,云南沙浪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帅小梅和云南慧农时邦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王亚楠。

3

攻坚人居环境整治 建安居乐业美丽乡村

西翥街道大村社区居委会书记兼主任、大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云南振兴家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段聂

近年来,大村社区在五华区委区政府各级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强化基础,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面对区位问题,采取“党建引领、组织搭台、产业唱戏”的方法,推动村村之间、村企之间强强联手、以大带小、以强带弱、集群联动,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

大村社区集体经济公司化运营是我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一个示范点,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田园综合体改变经济业态,引导周边农户或外来人才办农家乐、开民宿,将辖区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集体经济集群,最终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不断提升辖区基础设施的提升。我们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发展新蓝图,利用田野周边现有农用房、民房、地埂等空间,引入网红项目运营思维,围绕“现代审美、文艺气息、民族特色”的核心理念,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文化、有传承的农耕美学共享农庄。

未来,公司将借助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实力,打造良好生态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反哺乡村旅游绿色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呈现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景象,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的居民成效最大化。

4

构建现代化精品农业供应链 打造农业高品质品牌

云南凯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群

五华区委区政府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显著成就。我公司按照战略要求,积极融入其中,加大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力度,在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领域履行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我们不仅致力于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支持“云菜”扩展,还在五华区桃园片区打造现代化精品农业供应链中心。该中心以研发生产、交易、企业总部等功能为核心,充分利用五华农业特色,满足消费升级和乡村振兴需求。

随着消费升级、农业供给改革、乡村振兴推进带来的契机,公司制定以销定产计划,以客户需求导向为种植发展原则,依托大型商超订单,合理完成全年种植的排产,形成以自营种植为主,订单种植为补充的发展模式,带动地方就业,拉动群众增收。为确保产品质量,我们实行严格的溯源机制和检测制度,打造高品质农产品,树立良好形象。

下一步,公司将按照我省农业发展导向要求,结合五华区域经济布局和自身特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在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做精做专。并持续提升农业领域绿色品牌影响力,扎根乡村,立足主业,创新产品,拓展渠道,为打响云南蔬菜品牌贡献自己的力量。

5

农旅融合探索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云南沙浪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帅小梅

在五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及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开发沙朗文创园红色文化文创,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提升附加值。在沙朗文创园建成云南首家“活字印刷博物馆”,入驻了“帅小酱”白族酱菜、白族扎染、刺绣、白族“三道茶”、白族歌舞、昆明沙朗白族语言文化传习所、乡愁美术馆、记忆电影院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民族特色体验项目,目前沙朗文创园年均接待18万余人,解决当地就业48人。同时,为加快农旅融合发展,我们加入更多创新体验,增加高附加值的农作物种植采摘,加强和学校的研学联动,不仅有沉浸式体验,更加入科普分享,让学生、游客了解农作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和食用的相关知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在五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带领下,我们会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西翥旅游生态闭环,让更多人体验生态旅游,为乡村振兴助力。

未来,我们将创建党建红色教育品牌,统筹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教育路线和参观点,点线结合,以点带面,抓实抓强红色教育阵地建设,促进红色教育。同时,发展乡土特色产业,采取“公司+科技+基地+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农产品销售和农户收入。

6

企业与村集体共促发展 共谋共建共享新格局

云南慧农时邦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总经理 王亚楠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作为非公经济党组织负责人,我们通过现代商业管理模式以及创新型发展思路,帮助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集体经济共同成长,与农民兄弟携手同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对企业而言一定会谋求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此过程中,五华区委区政府通过党建引领和政策宣讲,促进企业了解乡村振兴。通过区政协多次组织,村企对接,政协委员到基层等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家深入乡村,了解乡村,入驻乡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

今后,我们企业将全面深入探索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入户乡村,通过企业多年积累的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经验,与村集体联合成立主体运营公司,以盘活集体经济闲置资源为目标,以农民创新创业为驱动,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村集体党组织为引领,辅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村集体发展的同时获得企业的发展空间。

我对五华区乡村振兴的未来充满期待,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托五华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在五华区农村优秀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下,以及五华区产业发展优势,五华区的乡村振兴必将迎来高质量发展。(五华区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