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共昆明市委政党协商计划安排,近日,昆明市召开旅游产业发展情况通报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助力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市级相关单位参加会议,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周红斌主持会议。
通报会上,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伟通报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民建昆明市委会、民进昆明市委会、农工党昆明市委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昆明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与有关部门进行现场交流,市文旅局、市大健办、市农业农村局就相关工作进行了补充汇报,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民盟市委高度重视昆明旅游发展,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调研,涉及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多篇专题建议获得省市领导批示,交由相关部门办理。本次通报会上,民盟市委会提交了以下书面意见建议:
一是围绕深化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的工作目标,建议我市旅游产业及时创新产品形态及营收方式,抢抓旅游消费升级关键节点,丰富光影夜游、沉浸式体验等创新型产品,提升旅游设施,培育旅游场景,积极打造品质优秀,服务提质升级的旅游景区。逐步推动我市旅游业向全产业链发展、全域化迈进,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旅游产品向旅游产业转变。
二是建议旅游产业发展与昆明特色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有效整合,开发区域特色的赛事旅游经济,助力旅游产业发展。今年以来,贵州台盘村“村BA”、榕江“村超”等民间体育赛事获得社会广泛关注,极富特色的区域赛事在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带动旅游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昆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优势明显,建议深挖特色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结合点,探索旅游产业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突出旅游与文化文物融合、与民间文化艺术活动融合、与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融合。
三是用好西南联大文化IP,做好环翠湖核心文旅经济带的环境改造和风貌营造,将翠湖片区、文明街片区、南强街片区深度串联,打造成为昆明市最靓丽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在民宿产业发展方面,截至2022年,昆明市有22家国家丙级旅游民宿,而甲级乙级民宿数量为零,建议探索乡村民宿产权改革,加快完善行业管理机制体制,厘清监管边界,明确权责,统筹做好行业监管工作,持续推动民宿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民盟市委还将发挥文化界别特色优势,深入调研,持续关注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助力“六个春城”建设建言献策,履职尽责。(民盟昆明市委会 陈芳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