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理论园地

党建窗口

网络专题

组织机构

微信大厅

2017昆明市两会专题

昆明市统一战线喜迎十九大

2018昆明市两会专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2019昆明市两会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

献礼党的二十大

基层统战
官渡区:“三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者:官渡区委统战部发布时间:2023-08-14 17:52来源:官渡区委统战部]

近年来,官渡区创新推动宣传教育常态化、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用心用情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全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人心相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1

筑阵地,推动宣传教育常态融

抓住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宣传教育四项重点,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定期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周日、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等活动,连续四年组织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融入宪法宣传、科技宣传周、国家安全日等各类宣传活动中,“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大力推动宣传教育实体化、人文化。在辖区建设红石榴主题街区、北京路民族团结主题街区、民族团结历史故事走廊、艺术家园中华文化展示街区、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红石榴广场,巫家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心、花田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站等实践站所,将党史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历史上的民族团结故事做到城市街头巷尾。将民族团结进步元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融入城市景观小品建设,建成“民族大团结”、“团结·奋进”两个城市花坛,辖区建设“福”字雕塑、“融”字雕塑等,丰富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的视觉形象。

设计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logo 1个、宣传海报7个版本;编印《铸梦官渡》丛书3本,拍摄创建工作汇报片1个、氛围营造片2个,设计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周边产品10余个,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固化在各族群众心中。开设“同心同行 铸梦官渡”专栏,发布信息100余篇,持续讲述官渡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

2

亮名片,推动中华文化浸润融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举办“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非遗传承”“我们的中国梦·七彩云南情文化进万家”等演出活动。近三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803场次,惠及人数达121.2万余人次。

擦亮非遗名片,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人心。建设非遗基地、非遗展示中心、农民画展示厅各1个,非遗传习馆10个,非遗传承(培训)基地11个,举办非遗联展13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持续传承、弘扬。

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近三年累计实施省级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云南傣族儿童民间文学故事抢救与保护》《从“直过”到“跨越”——布朗山乡70年影像志》加印及宣传、乌铜走银“同庆建党100周年、共铸各族群众美好生活”文化精品创作、关上中心区社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等7个项目,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理念,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交流活动。连续举办“浓情石榴籽 奋进新时代”“荣融和平 同心共建”“百年巫家坝 团结新范本”“缘聚东华 共治共享”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宣传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间感情交流;长期坚持举办中心区社区“社区文化大舞台”活动、和平路社区“百家宴”“青苗学堂”等富有特色的群众性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

3

强教育,推动语言相通根基融

官渡区坚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评估评价等各个环节,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建立完善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监测和评价标准。着力建设书香校园,一周一主题开展推普周活动,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云岭杯”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活动,2021和2022年,官渡区连续2年荣获云南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组织奖。

截至目前,官渡区累计完成近5000名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建成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1所、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园)15所、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园)18所、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园)34所,云南省、昆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246所。国家机关、公共活动场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100%,有效促进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语言互通、心灵相通、情感联通。(来源:官渡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