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组织工作全面服务营商招商,近年来,阳宗海坚持把组织工作服务营商招商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围绕“一主两辅”产业发展体系,注重整合组织、干部、人才等组织工作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发展,组织工作服务营商招商的作用持续增强。目前,阳宗海各类市场主体达8073户,“四上”企业有78户,高新技术企业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2022年,七甸产业园区被评为“云南省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突出党建赋能,铸就“主心骨”引航营商招商。政治引领聚共识。区党工委带头,全区各级党组织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区营商招商决策部署,各党(工)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题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政机关各基层党组织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党课、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干部集中培训、“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等必须设置营商招商相关课程,在全区凝聚“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共识,推动组织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频共振。组织覆盖强堡垒。坚持“党员在哪里,组织就建在哪里”,以提升两新组织覆盖面为抓手,成立了金属加工、绿色食品、智能物流3个产业链党委,单独组建或联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59家,选派66名既善于抓党建又懂经济的党建指导员,在全区构建了“区党工委—两新组织党委—产业链党委—企业党组织-镇(街道)党(工)委—两新组织工作点”五级工作体系,以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推动辖区企业“抱团发展”、共同增效。调查研究明思路。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定期调研走访制度,聚焦营商招商明确了12个调研主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推动各阶段、各环节扎实开展调研,以高质量调研明确产业发展思路、制定营商招商政策措施。
突出聚才引才,建强“先锋队”护航营商招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化考核手段,深入推动全区营商招商队伍建设,同时聚焦企业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引培,持续凝聚营商招商动能。导向鲜明用好考核“指挥棒”。紧盯目标导向,坚持把考核触角延伸到全省、全市、全区重点工作中,将营商环境、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产业发展等工作成效纳入“争当排头兵”大竞赛考核内容,列入党(工)委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和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同时建立“大竞赛”成绩末位表态谈话制,形成大抓营商招商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在营商招商一线评选出不作为慢作为“太平官”1人,正在聚焦问题开展回炉再造工作。聚焦发展优化队伍“抽硬人”。坚持选优配强营商招商建设重点职能部门领导班子,2023年来,大力选拔熟悉经济工作、善抓营商招商的4名干部充实到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领导班子中;及时成立了稳经济大盘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6个工作专班,对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6个指标进行专门研究和跟进;围绕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由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挂帅,抽调17名作风扎实、思路清晰的同志组建了高质量发展专班,统筹负责产业、经济、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筑巢引才为企注入“新动力”。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才与育才并重。探索校企合作引才模式,依托辖区高职院校资源,推动在企业建立学校实训基地,在学校培养企业紧缺人才,推进校企“组团式”发展;聚焦人才要素保障,启动了孵化中心、人才公寓等项目,预计年内建成人才公寓100套,阳宗海孵化中心预计2024年底投入使用,为人才入驻阳宗海、深耕阳宗海提供要素保障;突出企业需求导向,有针对性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辖区企业专场招聘会等,为企业发展输入更多人才。
突出服务为本,营造“好环境”续航营商招商。扎实践行“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宗旨,围绕全面提升营商招商组织温度,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先锋行动、一线行动、亲清行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当先锋”行动。在行业窗口部门设置党员先锋岗40个,组建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等党员志愿服务队6支。党员带头推动政务服务质量上台阶,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到招商推介会、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开展政企干部“在一线”行动。将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完善区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企业制度,践行“区级领导+职能部门+党建指导员+企业”模式,领导带头深入企业、靠前服务,切实为企业发展破解难题、疏通堵点。亲清政商关系为企业提供“有温度”服务。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作为全区干部教育工作重点之一,建立了定期走访非公企业制度,定期组织企业座谈会、银政企对接会,引导领导干部增强主动“亲”的自觉,把握“亲”的原则,守好“清”的底线,为企业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阳宗海党群工作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