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会城市的核心城区,昆明市五华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统战部门新阶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基层统战工作,以健全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开展实践创新为抓手,积极培育特色活动,依托有特色的阵地、有温度的服务、有新意的活动,探索“新”模式,贡献“新”力量。
作为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网格化试点区,在五华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网格化”服务平台的开通上线之际,五华区委统战部推出系列稿件,集中展示五华区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五华路径”,多维度感受五华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敬请关注。
拾翠联合创始人、拾翠国际民艺园区执行董事丁建宇,作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企业家,丁建宇所经营的事业——拾翠民艺园区,与300余位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长期合作往来,汇集了53个非遗项目、105个手艺品牌、64位创新设计师、30余项在地物产机构、18种民族工艺,对行业的宏观前景发展有贡献、有联动的能力;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他有奉献精神,为社会、为行业考虑,热心公益事业,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不遗余力,形成对10个贫困农村的直接帮助。
拾翠十年发现创造力 赋能创造者
非遗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记忆的“背影”,是民风民俗民情等民族特征、审美习惯“活”的呈现。云南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项目众多。“要借助翠湖的悠远文脉,让云南的民族工艺走出博物馆,走出大山,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被公众认识、消费、欣赏”,2013年,怀着这样的初衷与期望,作为“拾翠滇文化中心”的发起者之一,丁建宇和他的伙伴在翠湖之畔的莲华禅院开办了拾翠文化中心,开启了文化与金融模式的结合探索。
“在拾翠创办的前6年中,我们寻访了337个自然村落,探访1563个传统手工艺人,收集整理146种云南非遗及传统手工艺……拾翠最初的介入方式,就是寻找、整理、扶持并优化这些非遗项目,赋予传统手工艺项目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据丁建宇介绍,拾翠首创了“非遗生产性保护”概念,把彝族绣片和竹器进行结合做成首饰盒,把皮影做成书签版画和明信片,这些把传统文化元素提炼出来,设计出适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的新的产品。
2016年,王府井“拾翠×手艺合集”终端零售店开业,10多个产品类别包含了器、食、布、用4大类的云南本土手艺品牌,2000多个创新发展的民艺产品被带到了消费者面前。2018年,拾翠国际民艺园区起航,全面推出“N+”服务系统,从公司管理、财税、信用等方面,帮助民艺企业转型,将民艺产业价值最大化发挥,推动了云南手工艺产业化的进程。拾翠还发挥了文创园区的产业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共同致富的工作,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培训加入到民族民间工艺的产业链当中,实现劳动致富、持久致富。
十年发展,拾翠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入选《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文化产业企业、云南重点文化产业企业、昆明市重点文化产业企业、中国原创设计实验室授牌“创新样本”、2013年云南省第一届文博会三等奖、2016年中国最具创新力文旅品牌等。拾翠从最初的文化产业经营者升级为文化创意资产的运营者、文化创意力量的赋能者。
十年来,丁建宇一直关注云南非遗的传承与创新,致力于研究运用现代经营理念盘活非遗传承,推动云南非遗手工艺聚集发展。在他看来,非遗传承人要不断突破,持续开拓创新。“非遗传承人要不断优化设计,将传统工艺逐步融入现代理念,探索发展的新方向。要想获得更多受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关注,需要非遗传承人熟练掌握融媒体传播技术和手段进行推广传播,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与年轻受众的互动能力。”
与新阶联结缘德同而相聚 志同而道合
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云南非遗文化、推动云南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拾翠交出了精彩的“高分答卷”——作为我省唯一受邀企业参加“中国文化曼谷行”活动;南亚、东南亚10国10余家主流媒体通过对拾翠的采访,聚焦宣传云南在传统手工艺和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经验、成果;携云南非遗工艺亮相米兰世博会,抓住机遇登上国际大型舞台;作为麻省理工学院项目合作方,接待到访师生;在第五届云台会上,与台湾文创推广协会签订金融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促进云南和台湾文化产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近年来,省市区各级各部门加大力度保护与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非遗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及经济开发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将非遗传承人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发挥统战优势助力非遗发展。自拾翠文创园落地五华区,得到区委统战部和科技园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多次在园区组织开展全区乃至全市的统战代表人士联谊活动和沙龙、论坛活动,注重园区文创和民艺产品的打造,并通过统战代表人士的积极参与和宣传,不断扩大文创园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发挥了园区统战基地和代表人士的凝聚力。2021年,园区承办省市台办主办的昆澎旅游文化交流暨云澎音乐原创歌曲首发仪式。市委统战部主办的“春融同心·咖位网坛”——“我是新阶人”以自由职业人员为专场的主题演讲活动,在网络进行同步直播,观看人数达57万人次。
就园区环境而言,拾翠民艺公园既是工坊,也是商场,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省市区各级统战部门在拾翠民艺公园建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新阶工作站,让这里更有了“家的氛围”,成为了一个聚才引才、交流学习、畅所欲言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之家。
作为新阶人,反哺社会更成了一份系在丁建宇心上的责任与担当。他一直坚守并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带领企业参加公益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生物多样性科学知识、帮助乡村脱贫致富、改善推广农村卫生系统,依托园区的一家心理咨询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志士惜时短 奋斗路更长
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不同的价值观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面对变化,丁建宇认为,作为一名文化行业的企业负责人,更要坚持以优秀的云南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丁建宇说:“我们园区有100多名新阶层人士,辐射到家庭就是几百号人,联系的非遗传承人就更多了,我们在宣传党的政策主张、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增进社会共识等方面,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
2022年,五华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正式成立,拾翠国际民艺园区作为理事单位加入新阶联。“党委、政府和统战部门给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成了我们坚定前行的力量来源,在新阶联,我们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丁建宇说,“我们的园区从业者,都是中华文化的爱好者、传播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见证者,因此我们更要不遗余力地发挥理事单位作用,责无旁贷地拥护党和国家,凝聚好发展的力量,发出来自民间的‘统战声音’。”(五华区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