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工作项目化,提升基层侨联组织为大局和为侨服务能力,6月5日,昆明市侨联召开2023年全市侨联基层组织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2023年中央华侨事务预算专项经费项目和基层重点工作。云南省侨联兼职副主席、昆明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尹朝晖,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倩倩,市侨联兼职副主席仝瑞民,有关县(市)区委统战部侨务工作分管领导、侨联负责人、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3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2022年项目完成情况,总结近年来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2023年项目和资金安排做了说明。为确保项目精准规范、经费使用合法合规,发挥最大效益,会议对如何科学地规划项目申报,合理分配项目资金以及项目实施规范及项目经费使用进行了系统培训,并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廉政承诺书》。
盘龙区侨联、安宁市新村社区“侨胞之家”就如何丰富基层侨界群众活动和夯实基层基础、深化为侨服务进行交流发言,与会单位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探索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会议还为安宁市新村社区“侨胞之家”颁发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牌匾。
会议要求:一是服务中心大局,站位再提高。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对标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要求,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差距短板,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发挥特色优势、服务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二是坚持守正创新,服务再提质。要善用党建带侨建的工作法宝,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方法和工作模式,不断扩大侨联基层组织覆盖面,做到“组织起来、活跃起来、行动起来、贡献起来”。三是转变思维思路,工作再提效。要努力当好“贴心人”和“实干家”。围绕“幸福春城”建设,要用好项目经费,抓实“救助帮扶、送医送药、技能培训”等一批暖侨惠民工作,推进检侨合作、司侨合作,依法维护侨益,不断增强侨界群众的幸福感。围绕“效能春城”建设,要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入开展“大调研 解难题 抓落实”活动,打造作风过硬的“实干家”队伍,以实干促实效,树立“大统战”“大侨务”的观念,树立全市侨务工作一盘棋思想,争当全省侨务工作排头兵。
链接
近年来,昆明市侨联加强与上级侨联和同级财政对接、沟通和联系,向省侨联争取到中央华侨事务项目经费244万元,自筹资金45万余元,实施困难归侨侨眷救助帮扶、侨乡文化建设、送医送药、技能培训等暖侨惠民项目77个。近3年来,市侨联下沉县(市)区资金资源,通过党建联动,与基层党组织、侨联组织联合开展活动300余次,服务侨界群众1.7万余人次。依托华侨事务预算专项经费,全市侨联系统形成上下一盘棋,大力推动了侨联基层组织建设,服务全市中心工作能力和为侨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各县市区侨联在侨界群众中的认可度明显提升。昆明市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经验连续三年在全省侨联系统会议上交流推广,工作实绩通过中国侨联工作专刊和微信公众号向全国侨联系统推广。2023年,市侨联在总结往年项目实施的基础上,更为科学地规划项目申报,合理分配项目资金。并将结合“大调研、解难题、抓落实”专项工作,开展全市华侨事务预算项目资金三年专项审计。深入各县(市)区详细了解项目实施情况,确保项目实施精准规范、经费使用合法合规,发挥项目经费为侨办实事、出实效的最大作用和效益。(昆明市侨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