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理论园地

党建窗口

网络专题

组织机构

微信大厅

2017昆明市两会专题

昆明市统一战线喜迎十九大

2018昆明市两会专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2019昆明市两会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

献礼党的二十大

基层统战
安宁:互联网+民族团结“1+2+N”模式助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升级版
[作者:安宁市委统战部发布时间:2023-03-22 14:17来源:安宁市委统战部]

安宁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主动强化互联网思维,探索互联网+民族团结“1+2+N”模式,让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切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突破,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形有感有效,助力打造安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搭建“一个平台”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新品牌

以推动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增量为目标,深化“互联网+民族团结”体系建设,打造一套承载创建所需的集传播教育、交流互动、引流引导、线上线下融会贯通为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平台(“安宁同心”小程序),不断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赋能增效。

一是精准设置功能模块,宣传教育信息化。在小程序上开设活动、课程、投票、心愿墙等模块,建成7000多平米VR教育馆,通过虚拟现实模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用最新的话语体系讲通讲透,全面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以及安宁市全域创建的过程和成果。平台功能既重点突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及学习要求,又能精准覆盖国民体系教育、党员干部教育、群众宣传教育需求,实现了全市各族群众学习活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二是精准制定积分规则,分类考核标准化。创新建立党员干部、群众、学生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考核奖励机制,并植入“安宁同心”平台后台。在学校依据平台积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兵评选”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将平台学习积分纳入“大赶考”工作;针对普通群众适时开展积分兑换活动。通过“政令加积分、积分换学分、积分换礼品”的方式,动员全市干部群众加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中来。平台上线以来,注册人数达13万余人,在线学习达到46万人次,开展积分兑换1次,评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兵26名。

三是精准投射创建内容,参与创建智慧化。借助安宁同心小程序、VR主题教育馆双向驱动,将创建活动、影像资料精准投射至小程序,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有系统、有内涵、有章法、有步骤,创建全方位“数据化”呈现,让各族群众通过一部手机亲身参与创建过程,一目了然掌握创建情况,足不出户把握学习效果,一步到位指导工作改进,让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1

统筹“两个维度”

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域传播新格局

坚持强阵地、拓平台、聚合力,打造线上线下两个维度一体化的宣传教育格局。

一是抓实学习宣讲。创新拟定《安宁市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纳入一报告”实施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内容,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心、教育基地,累计开展主题宣讲500余场次,参与15万人次。

二是抓细网络宣传。以安宁市融媒体中心为平台,建立由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等平台组成的民族团结融媒矩阵,依托安宁同心小程序VR教育馆、“每周一课”开展覆盖各族群众的学习46万人次;举办线上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知识竞赛;与安宁市融媒体中心联动,在“魅力安宁”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共发布专题片23期,宣传报道安宁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实践。

三是抓好舆论宣传。探索建立各级主流媒体合作机制,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宣品牌,依托昆明网球公开赛、七彩云南“一带一路”网球邀请赛、温泉国际高原半程马拉松赛等赛事,讲好安宁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与民族时报建立合作,开设“民族团结”专栏,发布5个专版。在各级主流媒体外宣累计发稿200余篇,充分推动外宣促内宣,实现“引关圈粉”,最大限度发挥溢出效应,有效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在基层群众中的黏合度、美誉度、自豪感。

2

坚持多措并举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数字化新增量

以互联网+民族团结为媒,让互联网既是线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者,也是带动各族群众共同致富的创造者。

一是创作一批网络宣传作品。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推出一批有形、有感、有效的网络宣传产品。拍摄《螳螂川上一家人》民族团结进步微电影,充分展示禄劝搬迁移民群众与安宁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用“安安”“宁宁”形象,创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动画在市域收费站、公园广场、十字路口、公交车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播放;创作《苗岭连北京》《民族团结进步促发展,密马龙双语党课》《追寻先烈足迹 镌刻历史的记忆》等一批反映安宁市各族群众“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的作品,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各族群众的家国情怀,凝聚团结奋斗力量。

二是推出一批主题宣传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滴灌”,策划线上线下群众性文化活动,针对成年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习语书法比赛”,针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故事征文比赛”“红色经典诵读大赛”和针对老年人的“百年荣光名家讲堂”“红色记忆讲述红色故事”等,让“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主题”成为常态。

三是发展一批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电子商务。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实际,建立安宁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搭建市、街道、村三级物流体系,通过举办电商直播大赛、短视频大赛等活动,打造一批电商宣传精品作品,2021-2023年,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

安宁市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继续探索创新“互联网+民族团结”工作,将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全市48万各行各业各族群众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推动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安定团结 本固邦宁”创建品牌底色更稳、特色更特、成色更靓。(安宁市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