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理论园地

党建窗口

网络专题

组织机构

微信大厅

2017昆明市两会专题

昆明市统一战线喜迎十九大

2018昆明市两会专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2019昆明市两会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

献礼党的二十大

港澳台海外
传承南侨机工精神 昆明这所学校扬名海外
[作者:​昆明市侨联发布时间:2022-01-10 16:14来源:​昆明市侨联]

1

一座弘扬“南侨机工”爱国情怀,激发师生爱国主义的校史馆近日在昆明市西山区侨光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座校史馆的背后,是一段坚守10年,关于挖掘、拯救、传承、发扬的故事。

2

“我们用了十年的时间,来挖掘南侨机工的故事做英雄墙,也把陈嘉庚的雕像从厦门请到了昆明。”侨光小学校长段红燕表示。

挖掘:炮火中诞生的名校

据了解,侨光小学是由陈嘉庚先生倡导,侯西反、白清泉等爱国侨领、南侨机工于1943年创办的学校,至今已有78年的办学历史,是云南省唯一具有华侨历史背景的小学,是昆明教育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抗日战争时期,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下,大批爱国华侨毅然回国参加抗战,在云南有三千多南侨机工承担了滇缅公路战争物资的运输重担,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抗日战场的部队,为抗战反攻和太平洋战争赢得了时间,积聚了物质力量,在二战史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1942年,惠通桥被炸,南侨机工到昆明后流离失所,候西反和众多爱国华侨在昆明福建会馆收留了他们,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缅甸失守,大量侨胞涌入昆明避难,在此期间侨童流浪街头者众多,为了不使南侨机工子女和华侨儿童流浪街头,候西反、白清泉等爱国侨领四处奔走,在昆明福建会馆筹建侨光小学。在战火中诞生的“侨光小学”,第一任校长为泰国华侨梁佑贤,当时所有学生一概不收学费,并配发书籍文具。

4

2011年清明节全体师生到西山南侨机工纪念碑缅怀先烈

5

孩子们为94岁的南侨机工罗开瑚老爷爷献上红领巾

“它不能只是段历史,也应该融入到我们学校文化建设、教育德育教学当中,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学生学习。”2011年,段红燕作为侨光小学校长,决定开始追溯学校历史渊源,深入挖掘“侨光”里包含的历史,在当年3月1日的开学典礼上,段红燕宣布侨光小学将开展“发掘学校历史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

这个课题一做就是10年,也让这所学校走出了国门,被无数华侨所注视。

6

2013年10月25日侨光小学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侨光小学创办人之一侯西反先生六公子,新加坡侯润成先生率侯西反先生后裔一行6人参加活动。在校师生、退休老教师、国内外嘉宾云集侨光小学。

拯救:从6张照片到700多张照片

挖掘历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得有专业的人来做。段红燕找到了原侨光小学校董、南侨机工张智源的女儿,时任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副会长张田玉,希望能一起挖掘这段历史。“我考虑了很久,最后答应了下来,我是侨光小学63级的学生,我热爱母校,我的父亲也曾是侨光小学校董,作为南侨机工的后裔,我也不想这些英雄被遗忘。”就这样,张田玉被聘为学校名誉校长。

此前张田玉在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任副会长,一直进行南侨机工史料的征集、整理工作。她说,在她心里,有一个愿景,就是把3200名南侨机工的故事、照片收集整理,但当时她手上只有6张南侨机工的个人照片,老机工罗开瑚对她说:“3200多名南侨机工,很多连尸首都找不到,更别说照片了,你怎么可能找到!”

张田玉说:“我尽量找,在我有生之年找到一张是一张,找到我就把他们请到英雄墙上。”当时,为数不多健在的南侨机工、遗孀及后裔遍布四海,张田玉跑遍国内外,终于让英雄墙上的照片越来越多,至今,侨光小学的英雄墙已经过6次改版扩展,照片增加至了700多张。

7

传承:将陈嘉庚的铜像请回了昆明

2011年11月,段红燕和张田玉到陈嘉庚倡导兴办侨光小学的源头——福建厦门集美学村参观学习交流。一行人参观了陈嘉庚纪念馆后,获得联络该馆为侨光小学无偿提供的南侨机工的资料、照片、书籍文档等历史文献资料。

8

2012年8月,昆明市侨光小学校史展览室第一版建成,十年间,经过不断地收集、查阅、整理历史资料和照片,侨光小学校史馆至今已经是第六版。

2014年,学校创建成为了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

9

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先生和段红燕

2019年,是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0周年,这一年,一座铜像也从厦门运到了昆明。这座陈嘉庚先生的铜像,由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向侨光小学捐赠,旨在通过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兴学育才的事迹,激励侨光小学秉承“嘉庚精神”,发扬爱国、爱校的作风,继承为新中国的崛起而努力的光荣传统。

10

陈嘉庚纪念馆陈呈馆长向侨光小学捐赠书籍《陈嘉庚》

发扬:成为云南省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

从2011年课题开展以来,侨光小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多所学校缔结友好,受到了西山区政府、西山区教育体育局、西山区委统战部、省市侨办、省市侨联、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马来西亚侨领等各界的关注与帮助支持,成为了东南亚南侨机工后裔、华侨回国追忆的重要落脚点之一,也是云南省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十年间,侨光小学多次迎接来自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教育厅、教师团队、南侨机工后裔、华侨及各部门参观团,并与马来西亚宽柔二小、育才小学、马来西亚巴生新华小学、巴生利民国民型华文小学、厦门集美小学成为友好学校,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南侨机工》摄制组先后两次到侨光小学进行拍摄和采访。

11

教师们组成了课题小组,将访问内容、文献和部分老照片,汇编成了《侨光小学历史简介》校本读物,还根据老校友提供的资料,复原了由第一届校长梁佑贤女士创作的侨光小学校歌及侨光早操歌,并让学生学唱,同时在思政课、文化课中融入了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打造了具有侨光特色的校园精神传承文化,探索出了一条提升校园文化的特色道路。

12

历史是通往未来的路,牢记历史,不忘使命,承华之魂,扬侨之光,让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侨光小学紧扣历史文化背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了学校特色。2014年,侨光小学成为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2017年加入了“云南省海外交流协会”,2020年创建成为“昆明市统战文化基地”。(昆明市侨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