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带侨建,依托基层“侨胞之家”建设,凝侨心聚侨力,共圆共享中国梦。2017年10月昆明市侨联在西山区永昌街道挂牌成立“侨胞之家”以来,区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与区侨联通力合作,整合街道、社区、驻地企业和单位力量,在确保“有组织、有队伍、有经费、有阵地、有活动”的“五有”基础上多措并举,为“侨胞之家”升级赋能,既实现了组织架构好、队伍素质好、经费保障好、阵地建设好、活动组织好的“五好”目标,还提升建设成为“三心一有”西山特色的“侨胞之家”。2021年1月永昌街道“侨胞之家”全市独家荣获中国侨联授予的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称号,7月完成授牌仪式。
优化阵地建设,打造舒心“之家”。整合资源,将西山区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中心(永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侨胞之家”活动场地。总面积80余平方米,设有多功能厅、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出门就是城市游园小广场、配套健身步道、健身器材等运动设施,向各年龄段侨胞、侨眷免费开放。每年根据需要,更新图书、增配器材。街道、社区设有统战专干,热心侨务工作的骨干成员25人,涵盖了归侨、侨眷、台属、港澳同胞,有退休干部、教授和高级教师,年龄范围从30多岁到90岁。
丰富活动载体,打造开心“之家”。一是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延续统战联谊组的优良传统,坚持每月集中活动不少于1次。学党和国家重大会议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新出台的方针政策、省市区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时政要闻等。学习后进行专题讨论,深化学习内容,增进思想交流,引导广大侨胞侨眷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观影观展、文化交流。组织大家参观有关侨史、抗战史、新昆明建设成就等方面的展览,观看反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主建国历程、国家建设成就等方面的纪录片。每逢节庆,组织文艺表演活动。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征文、书法、摄影等文化交流活动。先后组织参加了“归侨侨眷谈他们与改革开放的故事”“归侨侨眷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成就与变化”“侨心向党•同心圆梦”等征文活动,参赛作品近20余篇。三是创新平台、拓宽渠道。借助网络科技发展的“东风”,创新建立了微信“我们自己的统战群”,专管干部、全体成员每天随时可以互动交流,实现了“天天有聚会”“随时能交流”。
突出帮困解忧,打造暖心“之家”。一是摸清侨情。深入细致开展侨情统计调查工作,建立归侨侨眷信息库,精准掌握侨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增强为侨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温暖侨心。关心关爱老归侨、侨界空巢老人、困难归侨侨眷,建立街道、社区干部帮扶联系困难归侨侨眷制度,关爱上门关心到家,经常性入户走访,保持沟通联系,遇到生活中出现特殊困难时,特事特办,通过临时救助等方式给予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在传统节庆日开展节日慰问,让辖区归侨侨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注重共建共治,打造有为“之家”。一是注重建言献策。街道党工委重大决策前征询统战人士的意见与建议,邀请侨胞之家成员监督和参与,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曾对统战和侨务工作、社区建设、疫情防控、“创文”“创卫”提出过许多中肯的意见建议。二是注重发挥优势。依托区侨联成员中的优秀人才拓展为侨服务领域和内容。以华侨事务项目的方式支持治国律师事务所积极投身侨益维护工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坚持每年在永昌街道“侨胞之家”开展普法讲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典宣讲等活动,针对有困难的归侨侨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切实强化为侨维权服务,2017年以来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5次,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法律援助5人次。切实发挥“侨胞之家”的桥梁纽带作用,化解涉侨矛盾纠纷5起,切实维护了侨权侨益。
下一步,西山区将巩固发展好永昌街道“侨胞之家”工作经验,以点带面,把基层“侨胞之家”建设成为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坚强堡垒和侨界群众信赖的舒心之家、开心之家、暖心之家和有为之家。(西山区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