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昆明好人”评选活动中,民盟东川区委教育支部盟员荀玉禄荣获“敬业奉献好人”殊荣。
民盟盟员荀玉禄在东川区财政局办公室工作,任办公室副主任多年,第一次和他接触,普通得也许你会转眼即忘,但熟悉他的人,就能真正感受到他身上的光和热。作为一名民盟盟员、一名财政一线的普通干部,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立足岗位、热情服务、勤奋工作、不计名利、真诚奉献。他用一颗积极的心,日复一日的坚持着,从来没有松懈过。
爱岗敬业,舍己为公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用在荀玉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自从到财政局工作,荀玉禄就负责办公室后勤保障,一干就是11年,大家都亲切的称他荀老师。后勤工作是一项繁琐、劳神、不显山露水却又必不可少的工作,被认为是出力不讨好的工作。然而,后勤工作并不“后”,它贯穿于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任何财政业务工作都必须于后勤工作的开始而后完成。因此后勤倒是“先勤”,它的先勤性,要求后勤工作必须通观全局,把财政工作所需要的一切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其他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荀老师在财政后勤工作中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把所做工作都当成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考验和锻炼,主动自我加压。他说,后勤工作既有协调左右,内外沟通的纽带作用,又有传递信息、辅助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所以,他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学人之长,容人之短,谅人之难,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强化大局观念和一盘棋的思想,从不懈怠。从一颗回形针到一张打印纸、一把扫帚、一张办公桌他都亲手送到需要的同事手中。在爱国卫生“七个专项”活动中,他主动到包干社区深入排查,紧盯薄弱环节,切实把控重点区域,在组织干部职工清理、清扫垃圾过程中,自己选最脏、最累的活干,确保了包保责任区干净整洁。办公室的同事都说,每周办公区域大扫除,荀老师总是最先到的那一个,有时候想赶个早到办公室拖拖地,都赶不上,和他在一个办公室,真是件幸福的事!
情感源于热爱,信念植于初心,凭着热爱、凭着执着,凭着赤诚,荀老师养成了埋头苦干、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和默默无闻的工作精神。
闻令而动,不负重托
2020年1月底,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1月30日,东川区财政局接到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要在最短时间内将原东川职业高级中学校舍改造成医学观察病房。作为一名民盟盟员,作为老职中情况最熟悉的职工,荀玉禄主动请战,第一个到学校进行实地踏勘。闲置多年的职中校区杂乱无章,一片狼藉。要将这3000余平米的综合楼老校区短时间内改造为留观区,那是隔着几座山的距离啊!只有三天时间,而此时正值春节放假,又有疫情困扰,一无人工、二无材料、三无设备······他站在院子里懵了!但是,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峻形势,容不得他有更多的顾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说。打了无数个电话协调一切可以协调的单位,跑了全城的商家找到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询问了无数的家政公司调集了一切可以出工的员工后,抢改抢修工作紧密锣鼓的开展了。他统筹水电技术工、清洁工、垃圾清运工······协调玻璃安装、门锁修换等所需物品;还兼顾了所有人员的盒饭饮水等事宜······每天楼上楼下来回跑几十趟,南楼、北楼、综合楼回转无数次······水电工叫他、清洁工叫他、驾驶员叫他······没有水龙头问他要、没有扫把问他要、没有抹布问他要······饿了喊他、渴了喊他,只要有需要,都找他······两天下来,他眼里布满血丝,说话声音嘶哑,走路一瘸一拐,皮鞋成了水鞋······第一眼看见他时,你根本看不出他戴着口罩,还以为是糊着一块泥巴!我惊异于他怎么不换口罩,他说:“跑上跑下,到处都在喊我,我不是一呼百应,而是百呼一应,只想着赶紧把困难解决掉,哪顾得上这点小事。”话音一落,又匆匆朝北楼走去。三天时间,他带领100多名各行各业人员将180间干净、整洁、符合留观区标准的留观房交付人民医院使用。疫情爆发以来,他一直兼顾区财政局小区居民疫情排查工作,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为居民讲解疫情防控知识。他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每一个小区居民的心,无论是新老住户、耋耄老人,还是三岁孩童,都喊得出他的名字。重任在肩,他没有在朋友圈加油点赞喊口号,而是冲在前面,动脑筋想办法,拿出真招实招,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把工作任务一项一项圆满完成!
平凡的工作、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心,不平凡的是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个盟员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东川区财政局、东川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