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福州,1999年2月28日逝世于北京。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等职。作为中国当代文坛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冰心又被誉为中国“文坛祖母”,她的《寄小读者》、《小橘灯》等作品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小读者。冰心先生的思想品格,是民进会员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她的文章不朽,品格不朽,世纪玫瑰,永远绽放;冰清玉洁,香泽后人。
1938年,当抗日战争的烽烟伴随着滇越铁路的火车驶向春城昆明时,冰心与丈夫吴文藻携儿女踏上了从北京、天津、上海转香港,再取道越南至昆明的艰苦旅程,从此与昆明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默庐里的美好故事。从1938年到1940年,冰心和丈夫吴文藻携儿女在呈贡三台山的默庐居住。1940年2月28日,她在《大公报》上发表《默庐试笔》,热情赞美呈贡的风光和景物,“默庐”雅号流传至今。
冰心默庐位于昆明市呈贡区三台路38号(区武装部院内),原名“华氏墓庐”,是呈贡斗南华氏家族于民国初年修建用于守坟和追祭先辈时的歇息地,为一幢三间六耳的土木结构中式庭院。文学大师冰心在此居住时,取“墓”之谐音,改名“默庐”。默庐于2003年5月被列为昆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0月经揭顶修葺后面向社会全面开放,2019年2月列为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5月6日被民进云南省委和民进昆明市委列为云南省唯一的“云南民进会史教育基地”,将努力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进会史传统教育基地。冰心默庐主体建筑保存完好,交通便利,目前由昆明市呈贡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共文化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维护,平均年参观人数约2万余人次,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正常工作时间向社会公众免费对外开放,冰心默庐占地面积313平方米,共有展室6间,展板100余块,展室面积400平方米。目前该故居主体建筑保存完好,交通便利,默庐现已经成为呈贡三台山旧城开发改造片区的重要人文旅游景点,周边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民进云南省委、民进昆明市委“民进会史教育基地”,昆明市、呈贡区“统战文化基地”相继在冰心默庐挂牌,省内外民主人士、高校师生、社会团体、企业组织等源源不断到冰心默庐参观学习,默庐现已成为呈贡新城著名的历史底蕴深厚的人文旅游景点,逐渐成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冰心默庐还是西南联大在昆明建校的重要历史见证。抗战期间,大批文人学者辗转到昆明,如灿烂群星,辉映边城。冰心的爱人吴文藻教授,在云大担任社会系主任和法学院院长,并在西南联大兼课,每到周末就会有梅贻琦、郑天挺、杨振声、罗常培等西南联大的知名教授学者来此畅谈国事和思想,商讨抗日救亡和民族独立诸问题。默庐虽小,却荟萃了当时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2017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参观西南联大旧址时指出,西南联大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是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冰心默庐是西南联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进会史中熠熠生辉的一笔。
战时昆明,全国各地的文人学子,群贤毕至。抗战期间,闻名中外的西南联大——如灿烂群星,辉映边城。满怀爱国之志的知识分子在极艰难的条件下,传道、授业、思索、研究、写作、创造,养成了一大批学界精英,文化血脉得以传承延续,成就了后世难以企及的辉煌。冰心默庐是西南联大在昆明建校的重要历史见证。抗战期间,大批文人学者辗转到昆明,如灿烂群星,辉映边城。冰心的爱人吴文藻教授,在云大担任社会系主任和法学院院长、同时在西南联大兼课,每到周末就会有西南联大的知名教授学者,甚至梅贻琦(曾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任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郑天挺、杨振声、罗常培等知名教授,大家欢聚一堂,商讨抗日救亡和祖国统一民族独立诸问题,畅谈国事和思想,冰心在《摆龙门阵》一文中提到“昆明还有些朋友,大半是些穷教授,北平各大学来的,见过世面,穷而不酸。几两花生,一杯白酒,抵掌论天下事……”默庐虽小,却荟萃了当时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真正是“谈笑有鸿儒”。
在呈贡居住期间,冰心先生在呈贡一中任教两年,如今呈贡一中还在使用冰心先生题写的校歌及校训。冰心对呈贡县立中学充满感情,亲自为该中学题写了“谨信宏毅”的校训。1988年,由于原题字轶失,88岁的冰心重写了这四个大字寄给学校。1990年,冰心又建议把原校训“谨信宏毅”改为“任重道远”,并寄来亲手题写的手迹。在题写校训的同时,冰心还创作了呈贡国立中学校歌。歌中唱道:“西山苍苍滇海长,经原上面是家乡,师生济济聚一堂,切磋玄诵乐未央。谨信弘(宏)毅,校训莫忘,来日正多艰,任重道又远。努力奋发自强,为已造福,为校(人民)增光。”
1940年,带着对默庐的深深眷恋,冰心离开了呈贡。直到1974年,她才得以悄然回访默庐。之后,冰心一直关注着呈贡,怀念着默庐。晚年,她多次拖着虚弱的身体破例接待呈贡来访的客人,为呈贡的未来寄予期望,还创作了《忆昆明——寄春城的小朋友》在《春城晚报》发表。冰心在这里创作了呈贡县立中学校歌,题写了校训,并创作散文《默庐试笔》,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
虽然冰心先生在默庐居住的时间不长,但根据当时留下的照片和文字可以看出,那是抗战时期冰心先生最轻松惬意的时光。在呈贡默庐的生活虽只是不到三年,可在冰心先生 99 年的人生长河中,却留下了永远也不能忘却的记忆,冰心毕生都一直关注呈贡,深深怀念着默庐。她在《默庐试笔》中深情地评述:“回溯生平郊外的住宅,无论是长居短居,恐怕是默庐最惬心意……论山之青翠,湖之涟漪,风物之醇永亲切,没有一处赶得上默庐。”冰心在离开后一直心系此地,34年后的1974年,冰心终于再次回到呈贡,造访默庐。1989年,她又给呈贡人民捎信:“我永远惦念着呈贡这个地方和人民,请代我向大家问好。”1999年,冰心嘱托女婿访默庐,并拍照带回,1个多月后,冰心因病在北京去世。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和革命老区,有很多民主党派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以及创始人的籍贯地,但西南片区的民进历史遗迹却相对空白。昆明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西南联大迁移到大后方)才有了冰心默庐这个会史教育基地,放眼西部地区也显得较为珍贵。民进市委将把“冰心默庐”打造成西部地区优秀会史教育基地和统一战线教育基地,与西部省份共同学习民进光辉历史。“冰心默庐”也是冰心及丈夫在昆明时期抗日救亡的大本营。时值抗日战争如火如荼,抗日救亡成为当时的主旋律。冰心先生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都倾注在她的教育上。她不仅大力宣传抗日救亡的思想,在给呈贡一中的校歌中更是抒发了“来日正艰难,任重道又远,努力奋发自强”的愿望,更是写下了《默庐试笔》等抒发爱国情怀的文章。默庐在冰心先生抗日救亡的历程中意义重大,也时刻激励着每个民进会员不忘血泪历史,继续坚强前行。
1956年,经民进创始人雷洁琼介绍,冰心与吴文藻夫妇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冰心先后担任民进中央委员、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冰心热心民进事业,作为民进会员和民主党派成员,她关注国家政治生活,并敢于建箴言,做诤友。她指出:“民主党派要同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同时,还要敢于民主监督”。冰心尤其关注民进在教育领域的参政议政工作,时刻关心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为提高和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不断奔走呼吁,以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对教师待遇提高和确立教师节大声疾呼,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星移斗转,往事历历。回顾学习民进先哲——冰心先生的人格魅力及博爱之心,感悟她的高尚思想品德,滋润心灵,纯化情操,将激励广大民进会员沿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不断前行。全市民进会员要通过在统一战线基地参观学习进一步深化扩大政治共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弘扬民进光荣传统,牢记民进创始人马叙伦先生留下的政治嘱托:“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民进昆明市委将继续加强会史教育工作,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进优良传统,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更大作用。(民进昆明市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