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宜良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认真学习领会,针对政企沟通渠道不畅,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抢改革先机,树改革先锋,积极探索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举措、新机制,开通了线上线下“政商直通车”,畅通了政府与民营企业沟通联系渠道,着力破解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宜良县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 架起政企沟通桥梁, 凝聚统一战线力量
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宜良县工商联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搭建协调平台。针对政企沟通顾虑,信息渠道不畅的难题,宜良县工商联充分发挥统战性,开通“政商直通车”,成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倾听民营企业发展的诉求和难题,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二是建立沟通机制。制定《宜良县“政商直通车”会议制度》,各商会每月召开工作例会,收集研究民营企业的难题并上报县工商联。三是狠抓统筹协调。把涉及民营企业发展的环保、政务、税务、发改等32家单位纳入“政商直通车”责任单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挥职能职责,按照法律法规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营造一流发展环境,使民营企业在花乡水城开花结果。
二、 企业面对面抛难题 ,政府一对一送良方
“政商直通车”,共解企业难题,共商企业发展,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画出最大同心圆的重要平台;是新时期转变政府职能,部门主动履行职能职责的重大举措。一是开诚布公抛难题。“政商直通车”里,职能单位负责人、业务科室人员和企业代表共坐一条凳,面对面,坚持“不忌讳不避讳”“你问我答”的原则,没有客套、没有虚言,企业代表抛出在生产或建企过程中遇到难题。二是真心实意解难题。职能部门不回避,不推脱,对企业提出的难题逐一耐心细致解答,能够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与企业建立联系,会后研究措施,做好答复,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三是齐心协力谋发展。企业、政府通过抛难题、解难题,加深相关政策和企业发展的了解。政府听取企业代表对营商环境的建议意见,职能部门介绍本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和意见,使企业家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扎根宜良市场,深耕宜良市场。
三、 政府强化自我更新, 沃土结出累累硕果
宜良县自2018年4月正式启动“政商直通车”活动以来,“政商直通车”先后走进:县税务局、县农业银行、县电力公司、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发改局、县生态环境局等职能单位,为民营企业解决了税务、融资、立项等问题。一是解涉税难题。通过业务培训、政策解读,为学成饭店等4家企业解决了涉税问题。二是解融资难题。通过上下协调、左右联动,为旺焱玻璃、乙方苗木等27家企业发放贷款4.1亿,解决了融资难题。三是解生产难题。通过沟通协调,为云酒集团等6家企业解决了电力问题,为红星兄弟纸业等11家企业解决了立项问题。同时,活动为154家驻宜商(协)会、企业现场解答业务咨询问题64个,解决生产发展的实际问题51个,收集到合理化意见建议12条。
“政商直通车”活动有效推动了政商关系“清”上加“亲”,促进了宜良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宜良县将强化服务意识,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主动上门服务企业,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强化宣传培训,培养企业法律法规意识,提升职能单位服务能力;强化沟通互动,政企无障碍沟通,共同探讨企业发展,共同研究宜良民营经济发展大计,使宜良成为昆明市东部新兴发展极,助力云南跨越式发展,将云南建设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宜良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