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东川区采取“一严格四强化”举措,充分发挥“监督再监督”和服务保障作用,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确保真改实改、取得实效。
严格责任追究。一年内,一次总体评价为“黑榜”的,对区级分管领导在区委常委会做深刻检讨,对“红黑榜”“排名靠后”指标牵头单位分管领导进行问责处理;两次总体评价为“黑榜”的,对相关责任领导按照干管权限进行免职处理。
强化能力提升。开展政务大厅人员清理整治行动,3种情形退回原单位,重新安排,一是临时招聘人员一律退回,二是不熟悉业务的一律退回,三是不服从安排的一律退回,同时,分领域开展礼仪、业务、政策三个培训班,切实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强化问题整改。开展“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行为专项整治。同时,对“黑榜”“排位靠后”指标问题梳理分类,按照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进行量化分解,实行“对症下药”,明确各阶段的整改目标、整改时限,确保“药到病除”。
强化工作调度。建立营商环境“逢9调度日”制度,即区政府分管领导每月9日、19日、29日定期调度,对工作难题主动办、对企业诉求马上办、对审批事项督促办,集中力量收集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力求找准症结,精准施策,切切实实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真正做到“政府围绕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为东川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强化督查问效。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建立“一周一督查、一旬一通报、一月一专报”工作机制,组建2支营商环境督查组,采取不定地点、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等方式,每天深入实地开展明查暗访,确保各项工作落实、服务高效。运用“菜单式”监督,对整改的重点问题列出“总菜单”,按照问题分类进行“精准画像”,定制优化营商环境日常监督“子菜单”,针对不同的业务特点和岗位特色,通过日常监督、重点抽查、定期分析等方式,紧盯关键节点,精准“点穴”发力。对应市级营商环境考核指标,重新调整区级“红黑榜”考核标准,并将市级考核结果应用于区内考核。将优化营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量化考核以及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强化评价激励。利用“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的信访举报平台,广泛征集问题线索,对制约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同时按照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子菜单”内容,加强日常跟踪督查与专项“回访””督查“两驱推进,在日常跟进各单位整改情况,实行对“单”销号,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的同时,不定期进行“电话”回访相关企业办理业务满意度,一旦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的由区纪委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多次执行不到位的进行严肃问责,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东川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