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第7届云台会上,来自云台两地的企业在多个领域展开讨论,进行了一场思维的碰撞。在以“共享‘一带一路’机遇,深化云台融合发展,推进辐射中心建设”为主题的本届会议中,4场产业对接会、2场展览活动、10项拓展体验交流活动,架起了云南与台湾地区沟通的桥梁。
云台会搭起情感的桥梁
“这里就是临空产业园,位于空港的东北侧。片区采用园中园模式,规划建设了云台工业园。整个规划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主要以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共109万平方米。”6月13日下午,云南滇中新区经济发展部负责人马文斌介绍,当前正在建设中的云台产业园预计在今年10月完成交付。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台湾客商入滇发展的重要平台。
“各类资源集聚,气候条件好,地理位置便利,这是许多台企愿意落地昆明的重要因素。”在6月12日进行的项目签约仪式上,一位台企代表如是说。区位条件是一方面,云南与台湾的良好合作,更重要在于自然、人文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云南农林物产丰富,台湾精致农业优势明显;云南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独具特色。台湾在绿色能源、生活科技、观光旅游、健康产业等方面发展成果显著。”一位台湾地区相关人士如是说。她表示,这场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的会议,就是增进云南与台湾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多项目对接深化经贸合作
今年的4场产业对接会内容涉及大健康、人工智能、特色农业等方面,既符合云南的发展需要,也体现了云南与台湾在产业上的互补性。
“目前在中药材行业还存在污染、药效达不到预期等问题。我们希望把台湾的技术带到云南,与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优势相结合,以智慧化生产的方式发展中药产业。”在“云台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合作对接会”上,一台湾企业负责人如是说。“人工智能已经逐渐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及日常行为。其也是未来社会发展中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云港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对接会”上,香港港区省级政协联谊会创会秘书长丘东说。“我和团队打造的智慧贸易平台,可以把云南地理标志产品推向世界,让云南、昆明的中小企业在境内能低成本、高效益地与世界连接。”在“东部台企产业合作对接会”上,从台湾到上海从事进口食品20余年的台商陈菊华说。几场对接会上,“就是看好云南,想在云南发展”是嘉宾们经常说的一句话。
这些对接活动背后也有实实在在的成果。今年云台会共签订了14个项目,协议金额96亿元。据统计,至2017年底,在滇台企共计831户,实际到位资金11亿美元,云台贸易总额达200多亿元。国台办负责人表示,云南是我国通往东盟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具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在不断支持云台两地扩大深化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台湾企业在云南将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
相关
石林台创园签下两个项目
记者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管理委员会(下称台创园)获悉,在本届南博会上,石林台创园成功签约两个项目:昆明杏林大观园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约的杏林酒店项目和昆明普利惠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签约的秋桔庄园项目。
昆明普利惠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签约的秋桔庄园项目主要为生产绿色生态有机肥料、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质炭基肥、秸秆养殖废弃物的生物质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等,建设土壤修复、改良示范基地。
另外,石林工业园也签下一个年产3000吨紫胶水果保鲜剂生产线建设项目。该项目选址石林生态工业集中区核心区,预计总投资5500万元。紫胶水果保鲜剂是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于2004年研制的一种新产品,是对紫胶应用的进一步拓宽。其主要原料是紫胶胶,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和云南省关于加快林产业发展决定的重要举措,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规定。(昆明日报 记者王绍芬 通讯员陈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