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2月3日政协昆明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别在昆明开幕,九三学社昆明市委12位政协委员和2位人大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昆明市委主委常敏表示:代表、委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通过参加“两会”,将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职能,也将为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美丽昆明”、“中国健康之城”贡献昆明九三人的智慧和力量。
会议期间,九三学社昆明市委向市政协提交集体提案9件,内容聚焦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春城花都”建设、滇池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2018年社市委集体提案名录:
1关于增强昆明区域辐射能级,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枢纽的建议;
2关于推进“春城花都”文化内涵建设的建议;
3关于完善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推进滇池治理的建议;
4关于加快昆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治建设的建议;
5关于加强我市既有房屋安全信息资源管理的建议;
6关于构建在昆高校轻症及康复期精神障碍学生心理防护体系的建议;
7关于加强我市工业生产用水供水环境保护的建议;
8关于完善昆明市主城饮用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9关于加强我市建筑物外立面空间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的建议;
两会期间,社市委还与云南省政协报联合举办“两会聊天室”,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就滇池流域生态保护与昆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言,访谈内容受到多家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新网、云南省政协报、昆明电视台、昆明日报、春城晚报、都市时报、昆明信息港、云南信息报、云南法制报等专门辟出版面刊出相关内容。
张铁松、段昌群、段伟3名委员分别代表九三学社、环境保护、政法届别在政协昆明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题为《关于增强昆明区域辐射能级,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枢纽的建议》、《对新时期加快滇池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运用法制手段规范民间借贷市场》的大会发言,也是九三学社委员参与大会发言最多的一次政协会议,得到了各届的广泛关注。委员钱春萍、唐翀分别在政协界别联组协商会上作题为《加快绿道建设,助推中国健康之城打造》和《关于对昆明市个体机动交通实施区域限流调控的工作建议》的发言。
九三学社昆明市委《关于规范我市房屋产权登记秩序的建议》、《关于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完善我市农村民居建设政策的建议》两件集体提案和段伟委员个人提案《关于在昆明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深度引入公证的建议》获评昆明市政协2017年度优秀提案。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委员认真审议和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政协昆明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及其他各项报告, 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助推昆明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段伟委员“美丽昆明”建设应从制度层面加强保障的建议:一是出台美丽昆明建设总体规划,促进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补;二是建立新能源开采和使用办法,鼓励新兴企业发展;三是健全市民河长制,扩充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四是严把特许经营关,对超标主体零容忍;五是提取河长制经验,完善面向各类生态资源的全民治理格局;六是大力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强化环境权司法保障。
张铁松委员建议加强昆明市基层儿科能力建设,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儿科(含新生儿病区),将儿科床位数和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作为医疗机构院长和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的考核指标之一;支持儿科医联体建设;加强推广中医儿科在基层的应用。
钱春萍委员建议将马街、海口片区打造为昆明工业遗产旅游区,具体是以马街、海口片区为核心,研究开发昆明工业遗产旅游精品线路;利用海口水泥厂建设昆明市工业遗产博物馆;将滇越铁路(昆明段)打造为昆明工业旅游直通车。
黄建伟委员针对如何加快推进昆明市健康服务业发展,建议采取打破部门壁垒,理顺政府管理环节;因地制宜规划打造若干特色康养小镇;发挥昆明气候及地质优势,建立健全更多的文化娱乐和体育场所;创建“昆明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网络大数据中心”;创新投融资引导方式等措施。
杨伟委员建议建立垃圾分类体系,推进昆明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一是要加大对垃圾分类有关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二是抓紧建设配套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分类处理体系;三是实施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习惯养成计划;四是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强制性的习惯养成;五是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
唐翀委员建议加快研究制定城市核心区机动交通实施区域限流调控措施,并在机动车限流调控时空范围、实施对象、消减规模、外地车辆管理、逐步提高黄标车环保要求等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
徐学杰委员针对高新区白云社区范围及周边板栗古树群的建议:高新区管委会对该古树群开展普查和鉴定,并对板栗古树进行认定、挂牌和建档造册,划定板栗古树群保护范围,将其纳入我市古树名木保护范畴;依据相关保护管理办法及技术措施,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方案;市级主管部门及高新区管委会应安排相关专项保护管理经费等。
黄大龙委员建议以着力打造优势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加大对水利、机耕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等方面的资源支持;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使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为药材种植基地等举措支持东川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刘俊委员建议提高传染病患者住院报销比例。一是针对传染病患者适度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二是取消传染病患者住院“门槛费”;三是民政部门介入支持,针对传染病患者中贫困人群尽快办理建档立卡手续,对于艾滋病患者建议在自愿申请下全部办理建档立卡手续。
王海玲委员针对如何加快运用大数据共享应用,助推滇池治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统筹建设融合的滇池流域数据资源平台;建立监测数据一张网管理,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立安全的信息交互,提高数据共享力度;建立动态接入、持续更新、共建共享的数据管理机制,提升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构建智慧滇池板块,纳入昆明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建设内容,加强各板块之间的数据交互,综合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童江云委员建议以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为引领,提升昆明农业现代化水平,改造传统农业落后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水平”;充分整合昆明市现有气象站资料,加快气象预测预报个性服务及定制化服务,助推智慧气象建设。
成钢委员针对如何加快落实配套措施 ,切实促进全面二孩实效的建议:一是从经济层面,大力补贴奖励生育降低养育成本;二是从社会层面,做好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三是从服务层面,加快实现职能部门职能调整和转型;四是从技术层面,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生服务工作;五从宣传教育层面,加大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
蔺瑾代表针对加强昆明市妇幼保健工作建设的建议:对昆明市区妇幼保健机构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定位;注重保健专科特色,对服务范围进行扩宽;加强人才素质建设,提高医疗服务队伍总体素质;加强政府经费投入;合理制定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及卫技人员考录聘用引进力度;畅通职称晋升渠道,逐步改善卫生人才队伍职称结构。(九三学社昆明市委 尹鸽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