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让城市更具魅力、生活更加美好,是每位市民不懈追求和共同期盼。从2007年至今,昆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昆明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当前,昆明市已经进入创建文明城市(以下简称“创城”)的攻坚阶段,全市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创城工作当中。为响应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认真好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充分发挥盟员志愿者队伍积极作用,民盟昆明市委于2017年3月开始,向全市各级民盟组织和全体盟员发出倡议,引导盟员做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和建言者,主动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工作中,开展义务监督,深入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为“创城”工作建言献策。
为了更好地发挥民盟文化主界别的优势和特色,履行好民主党派职能,探索一条民主监督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服务好党委政府中心和重点工作,经与市文广体局协商,在民盟昆明市委原有志愿者队伍的基础和条件上组建200名民盟文化志愿者队伍,由市文广体局聘请民盟志愿者担任昆明文化志愿者市场监督员,并由市文广体局专家对志愿者队伍进行文化市场监督具体工作的专项培训和指导。同时,在工作模式和机制上也进行了创新,采取市文广体局与民盟市委联合行文的方式,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聘请民盟青年志愿者担任昆明文化志愿者市场监督员的通知》(昆文广体文〔2017〕53号)文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机构,由双方领导共同担任领导小组成员,明确了各方的目标任务和职能职责。明确了担任文化市场“创城”工作监督员的民盟文化志愿者要按照中共昆明市委、市政府“创城”总体要求,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深入市场开展监督,查找问题,充实文化市场管理手段,弥补文化市场“创城”工作中的盲点、漏点,确保昆明市文化市场“创城”的各项工作取得圆满成效。
2017年4月25日的启动仪式和专项培训结束后,盟员文化志愿者们马不停蹄,立刻进入角色,投入到对文化市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当中,深入到昆明市春城路的微爱网咖、WK—BAR等文化场所开展监督工作。在微爱网咖监督中,盟员文化志愿细致地观察到了上网玩游戏的80%以上都是90后男孩这一现象,并就这一群体的家庭、文化导向等进行初步讨论,也就当前文化市场如何规范和引领弘扬正能量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开展调查研究和建言献策打下了基础。盟员们认真地履行了民盟文化志愿者的职能,展示了民盟参政党的素质和形象。
志愿者服务一直是民盟昆明市委高度重视并率先开展的一项社会服务工作。志愿者队伍也是民盟昆明市委着力打造的一支社会服务队伍和力量。多年来,盟员教师、医生、律师等专家盟员就响应各级民盟组织的号召,就烛光行动农村教育工程、同心社区服务工程和“黄丝带”帮教行动等工作积极送教下乡、送医下乡,到监区、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法律服务、文化艺术指导和就业辅导,积极为滇池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开展监督和建言等社会服务活动,并于2012年就成立了春城志愿者民盟工作站,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工作成效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民盟领导的肯定赞扬以及当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和围绕“创城”开展监督工作,是民盟昆明市委主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探索民主监督新模式新途径的一次良好的尝试和探索,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一次有益的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民盟昆明市委将进一步号召和带领全体文化志愿者将发扬民盟“心忧天下,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渠道,增强文明城市监督者的责任意识,肩负起文明城市监督者的光荣使命,全力配合执法部门开展好监督,共树昆明良好形象。营造民盟青年积极投身“创城”工作的良好氛围,全面打响“民盟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品牌,以实际行动助推昆明市文化市场“创城”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昆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积极力量。(民盟昆明市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