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民进昆明市委课题组调研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云南省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首要任务,核心在产业,关键靠科技,而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骨干力量,只有充分发挥好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为脱贫攻坚提供持续动力和科技支撑。当脱贫攻坚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内容时,不论是民主党派还是政协委员,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中都会聚焦这一热点话题。2016年,民进昆明市委再次将参政议政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扶贫工作上。在2017年年初提交的提案中,民进昆明市委提交了一件名为《关于产业扶贫中重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积极性的建议》提案,该件提案被昆明市政协确定为2017年的重点提案之一。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在扶贫工作中,这是三个关键性问题。一个必须提及的背景是,云南提出到2019年,现行标准下57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76个贫困乡(镇)、4277个贫困村出列。结合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民进昆明市委在提案中做了一次省内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云南农业科技人才分布在涉农院校、科研所、职校,农业、林业、水利部门,分析所到州(市)、县、乡农业科技人才情况,主要集中在县、乡两级,在村级主要靠县、乡两级的服务延伸。云南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优质种业的培育、选育以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为农服务体系上,以农业科技、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形成了各级服务体系,涵盖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各个方面。在为农服务上,参与制定和组织农业科技推广计划,确定推广农业技术的试验和示范点。分工、协调、有序深入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并精心指导。在农业增收上,积极服务农业结构调整,逐步调整粮经比例,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为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社会各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农业科技人才极度匮乏,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只减不增编制政策的刚性要求背景下,人员存量饱和,增量不足,尤其是存量人员中在编不在岗,在岗而不专(人才不才、专家不专)的情况突出,增量空间有限,多年未充实人员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年龄结构方面,面临着人员老化问题,县级大部分是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乡(镇、街道)大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初社招的聘用制干部。如昭通鲁甸县农技推广中心已十几年没有进人,会泽县农业局十年来没有进过大中专毕业生,新鲜血液得不到补充,加之农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在职教育培训滞后,知识、技术更新缓慢,普遍存在知识陈旧、观念老化,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农业科技人才“青黄不接”“断层断档”现象突出。
民进昆明市委认为,由于乡(镇)事务繁忙,人手不够,借用拉用农业科技人员现象突出,一些年青的、有能力的、工作责任心强的科技骨干被乡(镇)长期借用从事政务党务工作,使得实际在专业技术岗位从事农技服务的人员更少,直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机制不活,内生动力不足。”在民进昆明市委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首先农业科技人才引进缺乏绿色通道,专业素质考核弱化,形成涉农部门大多不是专业人才,过去非专业人才大量进入涉农部门,现在受编制、进人渠道的限制,专业人才进不来。其次职称评聘分开的制度以及基层中高级职称职数少而激化产生了突出的现实矛盾。在县级副高级职称岗位比例小,实行评聘分开,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评,但受岗位职数限制,高职低聘现象突出。
在提案中,民进昆明市委建议,要制定农业科技人才长期培训规划,分层分类,长短结合,为产业扶贫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要抓好农业科技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引导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吃苦耐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精神,鼓励他们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聪明才智。另外,要完善机制,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使科技人员能够在脱贫攻坚战中大显身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民进昆明市委在调研中提出了具体建议:要规范“条块结合,双重管理,以块为主”的乡镇管理行为,全面清查科技人员在编不在岗的情况,杜绝基层政府长期借用拉用农业科技人员的现象,让农业科技人员“归队”,保障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的稳定;科学推进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将县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纳入基层科技人才队伍统筹考虑,职称评聘实行统一标准,适当提高农业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让取得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都能被聘任和享受相应的职称待遇,解决基层高职低聘的突出矛盾,调动基层农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涉农部门在进人时,给予特殊考虑,建立绿色通道,强化专业素质考核,由涉农部门到有关院校的相关专业选定所需专业人员面试,试用,逐步改变有人但无人干事的局面,提高工作实效,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改善待遇,参照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特困地区农业科技人员每人每月给予不低于500元的生活补助,提高村级涉农人员工作补助,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完善激励机制,在涉农部门领导班子配备时,适当考虑专业技术干部,使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民进昆明市委认为: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转变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是人才,而忽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导致大量农村实用人才闲置、荒废、外流的状况,把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服务“三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培养造就“永久性”的乡土人才。同时,注重正确的舆论引导,广泛宣传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浓厚氛围。
(民进昆明市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