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理论园地

党建窗口

网络专题

组织机构

微信大厅

2017昆明市两会专题

昆明市统一战线喜迎十九大

2018昆明市两会专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2019昆明市两会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

献礼党的二十大

建言献策2017
加强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民建昆明市委)
[作者:黄斯维发布时间:2017-03-17 20:33来源:中共昆明市委统战部]

校企合作既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企业员工提高职业技能、更新业务知识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是遵循自愿协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原则,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实现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才能促进职业教育与服务产业的协同发展,才能为打造昆明服务产业提供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室)110个,校外实训基地127个,实训项目有:轨道交通、钳工、计算机操作与维护、网络管理与维护、办公自动化、平面设计、图像处理、舞蹈、声乐、琴法、绘画、家用电器元件组装及修理、电子元件组装及测试、中级电工考核、家用电器实训、电气控制、机床电气故障等50多个。设置专业102个,其中:面向一产业服务的专业24个,面向二产业服务的专业28个,面向三产业服务的专业50个。主要专业有汽修与驾驶、学前教育、机电数控、会计、花卉园林、旅游餐饮、电子电工、机电、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管理、平面设计、服装制作与设计、电工电子与自动化等。从调研情况看,

由于观念、资金、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实训基地建设仍存在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机制不全、管理滞后、队伍薄弱等许多问题,为此建议

1. 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根据全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和实施本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切实加大对本区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支持本区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培养、培训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指导解决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搭建平台。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落实职业教育投入政策,加大对校企合作工作的扶持力度,支持校企合作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加强对校企合作共建校区、实训基地的检查、督导,督促、指导企业建设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为职业院校提供产业发展信息,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服务产业对接,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2.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院校与企业在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订单式培养与就业推荐、学生实习实训、师资交流与培训、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职业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科技攻关等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业企业设立奖学金,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建设实验室或生产车间,合作兴办技术创新机构,合作组建职业教育实体或其他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

3. 共建三级实训中心体系。按照产业导向、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集中投入的原则,重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设备先进、技术超前、集产学研于一体的职业院校专业实训中心。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健全的区域性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训基地,形成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区域—学校—企业三级实训中心体系。进一步充实和更新现有实习实训基地的相关设备设施,创新运行机制,完善管理模式,减少重复建设,实现错位发展。

4. 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院校建立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师资队伍,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岗位实践不少于两个月。

5. 共建专业研发和服务机构。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专业研发和服务机构。由学校投入部分专业人员或提供技术,与合作企业共建应用技术研发、推广、服务机构。利用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立产、教、研机构,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6. 加强工学结合,企业校区联合办学。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积极推行“教产结合、工学结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企业校区(教学点),探索 “企业办班”、“教学工厂”、“生产实训一体化车间”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逐渐建立企业出场地,政府出资金,学校出师资,校企共同管理的联合办学模式。要围绕我市服务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岗位需求,在校内开办企业专班,与企业共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逐步实现招工即招生、培养与就业一体化。要探索专业与产业对接模式。组织职业院校相关专业骨干教师,与对口服务产业的专家、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共商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建立教学内容更新的长效机制。

7. 加强合作,建立合作平台。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成的教育团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作用,将其建成学校和企业之间人才需求信息平台、师资互动平台、实训基地共享平台、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平台、应用型技术与管理研发推广平台。全市各行业组织积极引导和鼓励本行业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的知识、技术、资源、信息等优势,积极参与校企共同制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职业技能鉴定等相关工作,强化指导、沟通、协调和服务职能。